全国 [切换]
关于我们

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蛟滩河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拟批准公示

江西九江 全部类型 2025年04月16日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的有关规定,经审议,我局拟对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蛟滩河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作出批复决定。为保证此次审议工作的严肃性和公正性,现将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基本情况予以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听证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告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对上述拟作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决定要求听证。

联系电话:0792-****(九江市八里湖新区生态环境局)

通讯地址:九江市****

项目名称

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蛟滩河生态修复及水质提升项目

建设地点

江西省九江市八里湖新区蛟滩河水域,蛟滩河:起点:115°53′38.969″,29°37′39.217″,终点:115°54′37.803″,29°38′48.072″

建设单位

点击登录查看

环评机构

江西圣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

概况

本项目属新建工程,项目主体工程包括蛟滩河清淤、水体生态修复项目、生态护岸建设项目、生态缓冲带建设项目,具体内容如下:①、河道清淤:对蛟滩河底泥污染较为严重的河段进行清淤处理,清理淤泥约86195m3,压干后进行综合利用处理。②、水体生态修复项目:构建水下森林103222m2,生态浮动湿地10437m2,种植挺水植物6005m2、浮叶植物2766m2,布设喷泉曝气机23组,微纳米曝气装置8套,补充湖体螺、贝等水生动物,构建微生物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提高生态修复措施的效能,持续净化水质。③、生态护岸建设项目:沿蛟滩河两岸建设生态护岸4360.6m,强化蛟滩河流域水陆交错带的生态系统,提高岸坡的稳定性和抗冲刷能力。④、生态缓冲带建设项目:沿蛟滩河河岸线共建设生态缓冲带134481m2。临时工程包括项目部、河道清淤围堰、淤泥场地、临时便道等。

本项目总投资6510万元,其中环保投资263万元,占投资的4.04%。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废气包括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燃油废气、清淤恶臭等。施工扬尘采取洒水湿法抑尘,运送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应实行加盖蓬布或密闭运输等扬尘防治措施;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燃油废气通过使用合格的运行良好的车辆,要求车辆使用合格油品,加强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维护管理等措施降低影响;清淤恶臭通过清除的污泥应及时清运,不在施工场区内堆积过久;淤泥运输车辆应加盖篷布隔离恶臭和防止粉尘,并尽可能避免在夏季进行干场清淤,以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

二、施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生活污水:化粪池处理后,接入青荷路市****

三、施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期采取的噪声污染防治措施:①应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合理安排。②在项目施工时,应将主要噪声源布置在远离道路两侧噪声敏感点的地方;同时尽量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时段,禁止夜间私自施工。③项目施工期,因工期限制等必须进行连续作业的,应在施工前呈报当地环保主管部门审核办理夜间施工许可证,经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且建设单位应及时做好沿线噪声敏感点居民的工作,以求得谅解和支持,并公布施工期限。④加强施工期人为碰撞等阵发性噪声的管理与控制。⑤施工过程减少噪声污染源强。⑥在道路改建中承担运输的车辆,进出道路、场区****

四、施工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建筑垃圾集中分类堆放,定期统一清运,不外弃。淤泥脱水后转运施工范围掺和种植土二次利用。为减少施工期固体废物在堆放和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同时采取以下措施:(1)车辆运输散体物料和借方时,必须密闭、包扎、覆盖,不得沿途漏撒;运载土方的车辆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按指定路段行驶。(2)运输路线选择时,提前识别运输路线沿线的敏感区,包括居民区、学校、医院、生态保护区、水源地、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农田、交通拥堵路段等。在路线规划阶段优先选择避开敏感区的路线,若无法完全避让,需采取减缓措施,如在运输路段定期洒水降尘,对渣土堆进行苫盖,避免渣土散落等。(3)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单位及时清运建筑废料。(4)为保证车辆运输不对市****

五、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1、陆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①开工前,对施工范围内临时设施的规划要进行严格的审查,尽量减少占地,分段施工。②工程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征占土地范围,进行地表植被的清理工作,按要求进行表土剥离和保护利用。③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土石方优先用于场内用地回填,多余的运去项目的弃渣场处理。④加强施工期的组织管理,提高工效,缩短工期;挖、填方施工时,先筑挡土墙,随挖、随运、随压,严禁随意开挖取土取石,破坏植被。⑤工程建成后,及时进行土地整治和植被恢复并交原有土地使用权人使用,减少水土流失。⑥加强施工人员环保教育,禁止随意破坏占地外植被,禁止捕捉野生动物。

2、水生生态影响减缓措施:①分段施工,涉水段按设计进行围堰施工,围堰前先进行驱鱼。②选择合适工期,选枯水期施工,避开鱼类产卵期。

3、施工中水土流失的管理措施:①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和洪水期,减少临时堆放土方受降雨等冲刷的影响,减小水土流失;挖出土石方临时堆放于管线两旁,采用土工袋装填,进行拦挡,并修筑临时性的排水沟排水,待管道敷设好后及时回填。②施工期间挖出土方应及时处置,采取分片施工就地利用方式处理,对已经产生的渣土用于尚未施工片区的铺塾材料,这样可以减少挖方的堆放面积和数量,施工期间,要避免挖出土方长时间、不加围栏的露天堆放。③在施工期间,对挖方临时堆放地下垫面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用硬化地面、在挖方堆上部覆盖塑料薄膜等防风、防雨措施,避免水土流失。④基础开挖过程中,挖出的表层土用铲子铲起放置在一边,施工完后用于场区绿化;表层土在放置过程中应先填平并用薄膜覆盖,防止土壤松散过程中雨水的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模拟to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