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实现我县****
一、项目背景
根据《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2025年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支持粮食生产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皖农农函〔2025〕 246号)和《安徽省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 2025 年省财政现代农业发展资金预算的通知》(皖财农〔2024〕1411号)精神,2025年粮食生产围绕“麦-稻”周年种植模式,充分挖掘地种肥药全要素、耕种管收全环节增产潜力,打造成“吨粮田”、“吨半田”高产样板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主力机型集成示范平台,带动粮油大面积均衡增产。
二、资金来源
2025年省财政农业高质量发展粮食生产发展专项资金166万元。
三、实施内容
(一)建设省市县三级共建指挥田(40万元)
选择土地平整肥沃、水利设施配套、田间道路畅通且抵抗灾害能力强区域,连片创建省市****
(二)创建高产竞赛示范田(20万元)
在省市县三级共建指挥田核心区创建不少于 100亩的周年粮油作物高产竞赛示范田,挖掘本区域内最高产量,参加全省粮油作物高产竞赛活动。同时,鼓励条件较好的种粮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全省粮油高产竞赛,要求集中连片面积不少于100亩。全县创建高产竞赛示范田4个,资金支持高产竞赛示范田水稻、小麦生产种子、肥料、化学除草、病虫害防治、穗期保健等农资投入。
(三)开展品种选育示范展示(36万元)
支持本地优势种业企业亲本引进与繁育,开展麦稻新品种选育、优势品种提纯复壮、三圃田原种生产等。组织县****
(四)开展优质水稻全产业链示范(10万元)
支持县级农业科研推广单位、农业企业建设优质专用水稻生产基地,推进一二三产全产业链示范建设,通过提升品质、创建品牌,市场宣传、线上推广等,建立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价值,降低种粮风险。
(五)开展稻茬小麦绿色高产攻关技术集成示范(5万元)
针对稻茬小麦大面积生产普遍存在的整地播种质量不高、中后期追肥难、灾害频发重发等生产现状,以机械化、轻简化为指导思想,以“提高群体质量、保证有效穗数、增加穗粒数和粒重”为目标,开展稻茬小麦绿色高产攻关技术集成试验示范。
(六)开展水稻、小麦苗情监测(16万元)
持续做好水稻、小麦苗情监测工作,按时保质完成监测任务,及时准确掌握农作物生长发育动态,科学指导粮食作物生产,有效提升农作物种植水平,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七)开展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监测预警(10万元)
组织开展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草害调查和大田普查,结合气候等因素综合分析会商,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和防治指导意见,为领导决策和农民开展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八)开展关键品种、技术宣传推广(10万元)
统筹全县科技推广力量,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在农业生产、管理关键环节,策划、制作相关网络视听作品,通过网络平台及新媒体发布,加大关键品种、生产技术宣传推广力度。
(九)组织技术指导、观摩学习(19万元)
继续聘请小麦、水稻领域省级专家作为技术首席,共同开展项目方案设计、技术模式制定和实施成果转化等各项工作。解决制约粮食单产提升亟待解决的瓶颈性问题及新品种新技术新肥料示范,组织参加高产竞赛活动、种粮主体实地观摩,让农户切实能接受、能使用,见实效。
四、实施时间
2025年4月—2026年6月。
五、申报程序
(1)申报主体填写农业财政资金项目申报标准文本,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4月18日前报县****
(2)项目实施结束后,县****
(3)同类项目相同实施区域不重复安排项目资金。未按照要求完成项目实施的申报主体,不予补贴,且三年内不安排该主体相关农业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