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切换]
关于我们

万宁市2025年秸秆还田提升地力项目实施方案

海南万宁 全部类型 2025年04月17日
下文中“***”为隐藏内容,仅对乙方宝会员用户开放,会员后可查看内容详情

万宁市2025年秸秆还田提升地力项目

实施方案

根据《海南省2023年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琼农字〔2023〕60号)和《万宁市****

一、总体要求

以绿色生态为根本导向,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秸秆综合利用及地力培肥作为核心手段,紧密围绕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的战略部署,积极开展秸秆还田技术的示范与推广工作。稳步推动秸秆还田腐熟技术深入乡村、惠及农户,确保其切实融入农业生产实践,持续提升农田耕地质量,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筑牢坚实基础,全力助推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建立约130亩水稻秸秆还田模式示范区,技术培训约50人。

三、实施内容

(一)建立示范区

建立130亩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示范区。示范区将全面展示水稻收割粉碎、旋耕翻压、生物促进秸秆腐解、碳氮调节等技术方法,技术要点参考《海南省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目录(2022)》《海南省水稻秸秆粉碎还田技术规程》等相关文件。

作业标准:在低茬收割粉碎还田基础上,采用大马力旋耕机进行旋耕整地作业,粉碎稻茬,并使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合,旋耕深度15-20厘米,稻茬粉碎率≥95%,埋茬深度≥10厘米。在进行旋耕作业前,每亩水稻田均匀撒施4千克腐熟剂和5千克尿素;进行旋耕作业后,灌水泡田使水层高度保持在2-3厘米,泡田5-7天后,排水换水,促进秸秆腐解,并消杀部分水稻病虫害。

(二)秸秆还田提升地力技术培训

通过秸秆还田提升地力技术培训班或现场观摩会、发放秸秆还田宣传资料及秸秆还田技术宣传挂图上墙等方式,推广秸秆还田提升地力技术,充分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计划培训农业技术人员、农民等约50人。

(三)效果评价工作

对示范区开展效果评价,并编写效果评价报告。

四、项目资金来源及安排

项目资金来自万宁市****

1.按要求安排机械作业、腐熟剂及尿素等材料费及施肥劳务费等约4.348万元,秸秆还田费用每亩约330元;

2.秸秆还田提升地力技术培训约50人及制作示范区展示牌等费用约1万元;

3.效果评价约1万元;

4.技术人员田间指导、差旅等费用约2万元;

5.支付2024年秸秆还田提升地力项目未付资金1.652万元。

五、实施方式

(一)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示范区载体选择

为了确保该示范项目公平公正顺利进行,完成示范的各项任务,按程序选定承担项目示范区载体。

1、选择条件

(1)扶持本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并经工商部门注册登记,并具农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及资质的农业经营主体(以下简称经营主体)。

(2)拥有连片种植250亩(含250亩)的土地租用合同,且交通条件便利,示范作用明显的示范区。

(3)申报的经营主体需满足以上条件,有不良信用记录的经营主体不能申报。

(4)所提供的申请材料必须为真实、有效、完整和准确,否则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2、申报程序

(1)申报。由市****

(2)审核。申报结束后,市****

(3)确定名单。将经审核的经营主体(项目拟承担载体)公示7天,公示期内无异议确定为项目示范区载体,并与市农技中心签订协议,落实目标任务。

(二)第三方服务机构遴选

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遴选有资质的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开展创建秸秆还田技术模式示范区及技术培训等工作。第三方服务机构遴选条件和程序另行公告。

六、项目时间安排

项目实施从2025年4月至2025年12月底。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了确保2025年秸秆还田提升地力项目顺利实施,市****

组 长:陈贻立(市****

副组长:郑道坚(市****

技术指导组:卓康宁、翁一强、黄璘璘、苏龙、卓婷婷、赖树宏、林琪、龙永泊、王胜。

后勤保障组:黄孙鹏、欧小珠、黄龙皇。

(二)加强技术指导。为了确保各项技术落实到位,实行市****

(三)加强资金监督管理。财政部门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督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发挥资金使用最大效益。

(四)强化检查督导。市****

(五)做好项目验收及总结。项目结束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对秸秆还田提升地力工作结果进行验收和总结,同时做好原始材料归档工作。

点击登录查看

****

关注乙方宝服务号,实时查看招标信息>>
模拟toast